Telegram,你跳槽了嗎?一年小感、新手請進。
兩年前,我受夠了Line的複雜肥大的軟體設計,Messenger的無限廣告插入,我踏上了尋找我下一個即時通的替代品的旅程…直到了我遇見了它…

Telegram 是近幾年非常火紅的即時通工具,以隱私作為最大的賣點,漸漸的從俄國紅到全世界…當初用的前一週還覺得普普通通,但時間越久就漸漸得了解他的美好。這篇是寫給所有剛踏入 Telegram 的新手們,快速讀懂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特點
1. 免費、開放原始碼、跨平台完整
這個免費是就各個層面,包含軟體使用,頻道與群組,貼圖等等,不僅整個軟體完全免費,而且更沒有廣告置入。
開放原始碼的情況下,大家都可以任意取用寫一個屬於自己的 Telegram 客戶端,使用官方也能安心的使用無須擔心被人家加料。
而官方在跨平台也不遺餘力,支援 macOS(有C++版跟Swift版)、Linux、Windows、Android、iOS、Windows Phone,甚至還有網頁版可以用,無需擔心自己身處冷門的作業系統,或者是無法安裝軟體的情況下都可以開心的跟網路上的人傳訊息。
使用體驗方面各平台的 UI/UX 都很卓越易用,即使是老人家也能輕鬆上手,尤其是在 macOS 的原生 Swift 版以及 iOS 版完全利用了裝置的特性讓使用體驗達到最佳的狀態。
2. 文字訊息功能完整
- 標註 @人(讓對方知道你在叫他,可以標記使用者或群組)
- 回覆(引用)功能(可以傳一個引用對方訊息的訊息,才會知道你是在回哪段訊息。或是你可以跨群組引用別人的訊息。)
- # Tag標籤功能(日後以Tag搜尋訊息)
- Markdown 語法支援(- 列表、1. 數字列表、```程式語法、粗體文字 、斜體文字、超連結文字等等)
- 無限時收回訊息(不留痕跡),無限時編輯訊息
- emoji表情符號支援、貼圖支援(可以自製,免費)、動態貼圖支援(超級滑順60fps)、GIF動畫支援(內建搜尋引擎也可自己上傳)
- 網頁連結預覽、YouTube、Twitter、FaceBook即時影片預覽
- 悄悄傳送(發訊息給別人不跳通知)
- BOT,而且是非常強大_(機器人讓文字訊息更加強大,結合各種工具、群組管理、遊戲、網路爬蟲等等都能輕鬆找到對應方案)_
- 自毀計時器(可以讓訊息傳一段時間就自己刪除)
- 還有更多…
基本上這軟體非常專注於文字訊息,所以使用體驗上是我用過最好的。
3. 群組、頻道、與網路社群
- 群組(最高可達 200000 人、有管理員制度、有權限管控、設定群組資訊、查看最近操作,可設定私人及公開群組、群組慢速模式限制發言數量等等,後來加進群組的人也能看到)
- 頻道(無限量人數推播,完全免費
_對,[email protected]我就是在說你_
_)_
有了上面兩種優勢,網路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 Telegram 群組。從第一次中文化看到滿滿的新手或是中文圈交流群組,普通的討論性群組像是我最喜歡的 台灣蘋果同好交流群 以及 日本旅遊同好交流群 等等,還有各式各樣的工具 BOT,貼圖群組,圖片推播,社群網站推播,email 推播,基本上 Telegram 的社群還算活躍,總是能發現一堆意想不到的新天地。
4. 空間及檔案管理
- 大檔 1.5GB 傳輸(任何檔案,包含影片及音樂)、無損圖片傳輸
- 上傳檔案資料庫分類(會依照圖片、音樂、影片、連結分類)
- 雲端音樂播放器(會根據你上傳過的音樂變成音樂播放器使用)
- 訊息無需備份、無需搬家(換手機也不會丟失訊息
_對,Line我就是在說你_
_)_ - 跨平台訊息接續(在手機上打到一半的訊息可以在電腦上繼續)
- 儲存的訊息(個人專屬的訊息空間,除了存放各種訊息以外,也可以當雲端硬碟使用)
- 還有更多…
結論就是這個軟體將文字傳輸的使用體驗放在最前頭,其他的都是擺在後頭,這樣整個軟體用起來就是非常的令人感到舒服。
下載
Telegram - a new era of messaging
前面有提到,TG有完整的跨平台支援,這邊放上各平台的版本。
Telegram Desktop:macOS、Linux、Windows
Telegram for macOS:macOS(使用Swift撰寫的版本,推薦使用這個)
Telegram:iOS、iPad OS
Telegram:Android
Telegram - Apps on Google Play
其他我就不放了。
中文化
第一次打開來就會發現是英文的,在簡訊驗證(或是 Android 電話驗證)之後就會進到好友的頁面,我們來將這軟體中文化:
建議直接按上面的搜尋搜尋 @Tele_zh_TW
或是直接使用連結 https://telegram.me/Tele_zh_TW 進到頻道內:
(建議加入,這樣以後要切中文都很方便進到這個群組即可)



點擊 中文(台灣)正體 旁邊的連結,就會跳出是否切換語言的訊息,按下Change 即可切換成中文版的樣貌,日後也可以再到設定去切換語言。基本上各平台的 Telegram 軟體都是這樣中文化的。
題外話就是眼尖的你會看到有個語言叫做魔法師,有興趣也是可以玩玩看
加好友
這算是補充說明,對於從 Line 跟 Messenger 來的人而言這軟體有如 WhatsApp 或是 iMessage 的加好友方式可能會有點不適應,我這邊說明三個最簡單的方式來加好友。
使用通訊錄
這個方法的前提是對方沒有將隱私權的電話號碼選項關閉
Telegram 會抓你通訊錄內的使用者(畢竟TG是以電話號碼作為帳號的),所以他會幫你列出通訊錄內所有的 TG 使用者。所以你只要通訊錄內有對方的電話號碼,對方就會出現在你 TG 的朋友列表,這樣就算加好朋友。
使用 ID
在 設定>編輯個人資料(最上方的頭像)>裡面有個使用者名稱
這個使用者名稱就是 ID 的意思,如果是空的建議新增一個,只要在好友頁面上方的搜尋欄直接打「@ 使用者名稱」,就可以輕鬆的找到對方,可以互相傳訊息了。
如果要將對方新增到朋友,直接互傳對方的聯絡資訊(電話號碼)並且新增到你手機內的通訊錄即可。(在訊息頁面點擊對方的頭像,點擊分享聯絡人)
使用網址連結
接續上方的 ID,只要使用網址 https://t.me/[使用者名稱] ,將[]填入你的ID就可以建立分享連結,例如 https://t.me/user1234,就是這麼簡單。
加到朋友的方法同上。
隱私權設定
之前香港反送中的示威者有許多人都是使用 Telegram 來進行溝通,雖然 TG 以隱私作為最大的特點,但是有些隱私設定不佳的話仍然還是會被政府人肉搜索揪出來並且制裁。所以 Telegram 有針對隱私權設定做了一些調整,以下是我的一些推薦:



在設定裡的隱私權與安全性,有針對電話號碼以及轉傳的訊息有設定隱私權。建議電話號碼不要讓任何人看到,也最好只讓你的聯絡人透過電話號碼找到你。另外有關於轉傳訊息是否顯示你的帳號,也建議設為沒有人避免追蹤。
最終小感
目前我想到的就這些,如果有哪些功能待補充的日後再來補…
用了 Telegram 一年多了,我覺得除了台灣網速偏慢、中文訊息搜尋有點渣以及沒有群組通話功能以外,其他的部分就真的是完美,無廣告、奇葩貼圖跟極度強大BOT跟怪怪群組以及1.5GB大檔傳輸讓我整個離不開。
最近 [email protected] 改授權以量計價養套殺一堆商家外加使用者爆發跳槽 Telegram,確實令我蠻驚訝的。也順道證實了其實通訊軟體跳槽其實很容易,問題出在想跟誰聯絡而已。
另外就是我一年多來幾乎不大太看 Messenger 跟 Line 影響不大,想聯絡我的人自然會去辦 Telegram。也順便重新檢視到底哪些人才是真正(有在聯絡)的「朋友」,真的是太棒了。
結論就是使用 Telegram 讓我覺得真的非常開心,讓我感受到即時通訊的軟體還有發展的無限潛力,也推薦大家離開 Line 跟 Messenger、一起加入 Telegram 的大家庭吧!
謝謝您的閱讀。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您的 5下鼓掌 將會成為我寫作的動力。
點擊上方鼓掌,登入 LikeCoinID,點擊鼓掌5下,
使我獲得回饋且無須付費,轉化為寫作的助力。
您也可以留言、追蹤我,在未來期望也能夠有與您交流互動的機會。